2025年主汛期,云南省遭遇持续强降雨,多地蔬菜大棚被淹没、烟草根系腐烂、养殖场被冲毁,农业生产遭受严峻挑战。关键时刻,云南农担公司以党建引领凝聚力量,党总支部迅速动员布置,第一时间吹响防汛帮扶“集结号”,党员先锋尽锐出战,下沉一线,6—8月累计实现14.21亿元担保资金快速落地,减免担保费1525.51万元惠及700余户农户,累计为20户农户办理风险缓释2080万元,为9户受灾严重农户代偿464万元,用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与硬核数据支撑,切实为受灾乡亲查实情、出实招、缓风险、渡难关。
在曲靖市马龙区,农户张某站在泥泞的田埂上,望着350亩绝收的露地蔬菜,眼眶通红:“三轮暴雨两轮冰雹,叶子都烂成泥了,80万贷款马上就要到期,我这心里跟刀绞似的。”由曲靖办事处党员孙光兴、柳鑫、陆伟组成的党员先锋队当天就赶到现场,踩着积水查灾情、核损失,连夜联合当地农信社制定帮扶方案,协助凑集10万元偿还部分逾期本金,剩余70万元办理借新还旧,期限延长至2026年6月。还主动对接农业部门申请救灾补贴,帮助规划避灾生产方案。如今,张某的菜地里已经在复种,“看着这些嫩苗,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同样的温暖也在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传递。独龙族养殖户李某亮的猪场被山洪彻底冲毁,440头生猪全部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700万元。“当时觉得天都塌了,这些猪是我全部的家当啊!”李某亮回忆道。巾帼党员何沛、周青青一边安抚他“人在就有希望”,一边紧急协调农业银行贡山支行,将60万元担保贷款还款期限延至2026年3月,还为他制定分阶段恢复计划,提供技术指导。“农担党员比我还上心!”李某亮指着临时选用的场地,眼里有了光,“下月就能进仔猪,好日子会回来的!”此前,在农担公司担保支持下,李某亮已将养殖规模由242头扩大到440头,年经营收入由100万元提升到200万元,实现稳步增收,此次灾后救助不仅延续了服务链条,也体现了农担扎根农村、服务农户的担当。
两个农户的转危为安,是云南农担点面结合系统性帮扶的缩影,更是公司长期深耕“党建+业务”融合的扎实积淀,公司依托“支部联建、资源联动、发展联促”的协同机制,成功打造出“云岭农担金桥”“党建护航・滇西农担惠农行”“服务基层 提质增效”等特色党建品牌,不仅推动党员职工常态化下沉县域基层、做实一线服务,更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业务提质增效的实践动能,在汛情来袭时形成党员集中攻坚的快速动员力与执行力。
从马龙区的蔬菜基地到独龙江乡的养殖场,从党员先锋队的应急帮扶到系统性政策的长效护航,云南农担始终坚持把党建核心优势转化为防汛救灾的实际行动和服务农户的具体成效,在这场精准纾困的汛期帮扶行动中,不仅让一片片绝收田变回“希望田”,更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金融支撑+产业恢复的农业防灾减灾路径。一是“零费率”减负担,让农户轻装上阵。党员带头组成宣讲队,深入受灾村寨,手把手教农户算“减免账”。二是“快审批”抢农时,让资金雪中送炭。联合银行开展同步尽调、并联审核,申请材料压缩,审批时长缩短近半,担保资金快速落地。三是“活政策”防风险,让信心稳稳扎根。针对受灾农户还款难问题,灵活用好展期、无还本续贷、借新还旧等工具,为受灾客户办理风险缓释;同时主动担当,及时履行代偿责任,积极稳定银行信贷支持。
下一步,公司将持续深化党建+业务融合机制,持续打造农担党建品牌,聚焦重点产业和薄弱环节,以更高效的金融服务、更务实的帮扶举措,为云南农业稳产增产、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筑牢金融堤坝。
供稿:人力资源(党群工作)部
编辑:思昂传媒 吕晓娟 王锐
一审:人力资源(党群工作)部 潘稞婷
二审:综合管理部 王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