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四烽火到新时代新征程,青春的力量一脉相承。云南农担青年团队的故事,是千万云南农担青年的缩影——他们以“青春心向党”的精神底色、“奋斗正当时”的社会担当,让青春在服务云南现代化农业强省建设的壮阔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德宏办事处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美丽的孔雀之乡有这样一支农担团队——他们爬高山、蹚水塘、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他们团结互助、勇于奉献、用行动兑现承诺;他们在业务基层用智慧和实干为农业经营主体排忧解难,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就是云南农担公司德宏办事处。
初启征程
携手奋进,并肩作战
德宏办事处成立于2018年12月,七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共同支持下,办事处员工秉承“云南农担 立滇为农”的使命,将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政策送到祖国边疆,进一步发挥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作用。截至目前,德宏办事处累计担保14174户38.74亿元,累计担保金额排名全省第六;在保8343户21.4亿元,在保金额排名全省第二。自2022年执行“零费率”政策以来,德宏州享受政策优惠项目共计602户5.69亿元,为农业经营主体减免担保费共计882万元。在“零费率”政策的支持下,德宏州农业经营主体实际承担的平均综合融资成本由2021年4.8%下降至2025年的3.49%,减少了1.31个百分点。
初出茅庐
扎根基层,砥砺成长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办事处小伙伴用脚步丈量理想、用行动诠释担当,他们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城市与乡村,将金融资源的活水引入广袤的田野和山村。脚踏泥土、头顶骄阳,时刻厚植为农情怀,扛起肩上的责任。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让希望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助农纾困
金融活水,润泽粮田
金秋九月,德宏州广袤田野翻涌起丰收的金浪。那目村是德宏州粮食种植、收购加工的重要村寨,季节性资金需求量大,筹集资金成为长期困扰和束缚他们扩大农业产业的困难和问题。德宏办事处深入了解客户困难,将自己深埋于一摞摞粮食贷款的资料中,对粮食行业进行分析研究,为符合条件的粮食大户量身定做“粮食贷”产品。杰成米业经营者岳岩摆感慨地说道,“前几年场地搬迁扩建,机器设备大笔开销,又要忙于收粮,贷款难、贷款速度慢,无抵押物,公司发展太难了。但自从有了农担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收粮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农担的支持,就像及时雨,让杰成米业步入了转型发展的快车道,从日均加工20吨的小作坊到吞吐百吨的智能化生产线,不仅带动周边农户成为粮食种植大户,也让“粒粒金黄”真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
截至目前,德宏办事处已经累计为6236户粮食产业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12.25亿元的担保支持,伴随着每一片金黄的稻浪,助力云南农业事业大丰收。未来,德宏办事处将继续守护每一个农户的希望,哪里的农业产业需要生根发芽,农担活水就浇灌到哪里。
抗击灾害
责任担当,共克时艰
德宏州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三面与缅甸接壤,503.8公里的边境线占云南中缅边境线的四分之一,阡陌交错的地缘环境使得德宏州的疫情防控工作尤为困难。2020年至2022年,持续的新冠疫情,农业发展困难加剧,对外贸易断崖式跌落,边境金融风险加大。德宏办事处协同合作银行与德宏州农业经营主体共克时艰,认真梳理因疫受困的在保客户,第一时间了解客户实际情况,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服务,因地制宜制定服务措施。充分运用展期、借新还旧、无还本续贷、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减轻农业客户集中还款压力,为其纾困解难,送出农担温暖。
面对全州巨大的防疫压力,德宏办事处积极参加防疫知识宣传和社区核酸检测志愿者活动。宣传登记、测量体温、清洁消毒、上传数据、打包医废、搬运物资······炎炎烈日下,尽管衣服被汗水浸湿,双手发白发皱,仍不忘初心,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初心和使命,彰显农担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受地震影响,德宏州震感强烈,部分种植养殖产业受损。地震发生后,德宏办事处积极配合德宏州人民政府做好灾后排查工作,组织项目经理对在保客户进行走访排查,了解受损情况,做好安抚工作。对与缅甸经贸往来密切的企业客户实行“全覆盖式”沟通,通过电话随访以及实地检查等方式,逐一了解受灾影响情况,线上线下联动确保服务“有温度”。结合实际加强对受灾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以金融活水润泽边疆热土,为德宏州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贡献农担力量。
岁月奔涌,山海不负。德宏办事处的每一步足迹,都浸润着对土地的深情与对使命的坚守。未来,德宏办事处将继续扎根热土,以“立滇为农”的初心破浪前行,用更精准的服务、更温暖的担当,托起边疆农业发展的新希望。
供稿:德宏办事处